数据中心工业化
发布时间 : 2022-09-26
数据中心特点
数据中心是一个对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、存储、传输、交换、管理的场所,是一个涉及到供电系统、制冷系统、机柜系统、消防系统、监控系统等多种基础设施的且拥有极高安全等级的建筑。
数据中心具备以下特点:
1)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:如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达到 10 年,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MTTR 为 1 小时,可用性指标达到 99.99% 以上;
2) 投资大:常规建筑的数倍,每平方米数万元;
3) 工艺复杂:涉及数十个专业,管线密度超高;
4) 能耗高:每平米数千瓦计,常规建筑的十倍;
5) 运维要求高:高可靠与复杂程度,要求更高的运维管理能力;
6) 工期要求紧:技术发展快,使用需求迫切。
基于数据中心以上特点,导致常规的数据中心设计、施工和运维过程中,经常出现如下的情形:
1) 设计阶段复杂的机电管线造成大量碰撞问题;
2) 工程量估算不准确导致浪费;
3) 操作维护空间预留不足留下隐患;
4) 故障难以定位;
5) 线缆管理混乱;
6) 无法准确掌握机柜空间容量利用情况;
7) 自动化程度低、信息维护难度大;
8) 前期设计、建设时期预留不足留下隐患。
建筑工业化特点
建筑工业化,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、运输、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,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、低水平的、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。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、构配件生产工厂化、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。
自 2011 年国务院明确提出“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”以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“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”以来,国家多次密集出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政策。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,我国建筑业全面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的引领下,开始向绿色、工业化、信息化等方向发展,中国官方已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。在中国向“30·60目标”迈进的过程中,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再次得到重视和兴起。
传统建筑生产方式,是将设计与建造环节分开,设计环节仅从目标建筑体及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,而后将所需建材运送至目的地,进行露天施工,完工交底验收的方式; 而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,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,标准化的设计,至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,再进行现场装配的过程。
以工业化的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、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,也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。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:采用先进、适用的技术、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,发展施工专业化,提高机械化水平,减少繁重,复杂的手工劳动和作业; 发展建筑构配件、制品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,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;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(模数协调、公差与配合、合理建筑参数、连接等),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,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、工艺标准、企业管理标准、工法等,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;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,优化资源配置,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,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,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。
建筑工业化最大特点是体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,将设计施工环节一体化,设计环节成为关键,该环节不仅是设计蓝图至施工图的过程,而需要将构配件标准、建造阶段的配套技术、建造规范等都纳入设计方案中,从而设计方案作为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文件。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标准化与材料的定型化等,为大规模重复制造与施工打下基础。遵循工艺设计及深化设计标准,构配件可以实现工厂化的批量生产,及后续短暂的现场装配过程,建造过程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厂采用机械化手段,由具一定能力的技术工人操作完成。
数据中心工业化
数据中心是类工业建筑,它是放置各类服务器设备,从事数据生产加工,支撑数据经济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。结合数据中心和建筑工业化的特点,以及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方向来看,集科研、设计、制造、建造、运营、回收及评价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数据中心工业化体系,应是未来数据中心首选的建造方式。未来数据中心的建造不仅需要很好地融合各种数据中心理念,还需要科学规划实施路径,有效集成多种实用技术、前沿技术、探索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。因此对数据中心工业化给出如下定义:
数据中心是一个对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、存储、传输、交换、管理的场所,是一个涉及到供电系统、制冷系统、机柜系统、消防系统、监控系统等多种基础设施的且拥有极高安全等级的建筑。
数据中心具备以下特点:
1)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:如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达到 10 年,平均故障维修时间 MTTR 为 1 小时,可用性指标达到 99.99% 以上;
2) 投资大:常规建筑的数倍,每平方米数万元;
3) 工艺复杂:涉及数十个专业,管线密度超高;
4) 能耗高:每平米数千瓦计,常规建筑的十倍;
5) 运维要求高:高可靠与复杂程度,要求更高的运维管理能力;
6) 工期要求紧:技术发展快,使用需求迫切。
基于数据中心以上特点,导致常规的数据中心设计、施工和运维过程中,经常出现如下的情形:
1) 设计阶段复杂的机电管线造成大量碰撞问题;
2) 工程量估算不准确导致浪费;
3) 操作维护空间预留不足留下隐患;
4) 故障难以定位;
5) 线缆管理混乱;
6) 无法准确掌握机柜空间容量利用情况;
7) 自动化程度低、信息维护难度大;
8) 前期设计、建设时期预留不足留下隐患。
建筑工业化特点
建筑工业化,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、运输、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,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、低水平的、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。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、构配件生产工厂化、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。
自 2011 年国务院明确提出“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”以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“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”以来,国家多次密集出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政策。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,我国建筑业全面进行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的引领下,开始向绿色、工业化、信息化等方向发展,中国官方已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。在中国向“30·60目标”迈进的过程中,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再次得到重视和兴起。
传统建筑生产方式,是将设计与建造环节分开,设计环节仅从目标建筑体及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,而后将所需建材运送至目的地,进行露天施工,完工交底验收的方式; 而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,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,标准化的设计,至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,再进行现场装配的过程。
以工业化的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、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,也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。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:采用先进、适用的技术、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,发展施工专业化,提高机械化水平,减少繁重,复杂的手工劳动和作业; 发展建筑构配件、制品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,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;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(模数协调、公差与配合、合理建筑参数、连接等),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,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、工艺标准、企业管理标准、工法等,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;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,优化资源配置,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,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,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。
建筑工业化最大特点是体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,将设计施工环节一体化,设计环节成为关键,该环节不仅是设计蓝图至施工图的过程,而需要将构配件标准、建造阶段的配套技术、建造规范等都纳入设计方案中,从而设计方案作为构配件生产标准及施工装配的指导文件。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标准化与材料的定型化等,为大规模重复制造与施工打下基础。遵循工艺设计及深化设计标准,构配件可以实现工厂化的批量生产,及后续短暂的现场装配过程,建造过程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厂采用机械化手段,由具一定能力的技术工人操作完成。
数据中心工业化
数据中心是类工业建筑,它是放置各类服务器设备,从事数据生产加工,支撑数据经济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。结合数据中心和建筑工业化的特点,以及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方向来看,集科研、设计、制造、建造、运营、回收及评价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数据中心工业化体系,应是未来数据中心首选的建造方式。未来数据中心的建造不仅需要很好地融合各种数据中心理念,还需要科学规划实施路径,有效集成多种实用技术、前沿技术、探索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。因此对数据中心工业化给出如下定义:
是以“设计标准化、制造模块化、建造装配化、运维智慧化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”为特征,能够整合科研、设计、制造、建造、运维、回收、评价等全产业链,实现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式。
数据中心工业化代表作品是模块化机房,集成配电、消防、防雷、新风等系统。模块化主流品牌咨询,模块化机房建设,电话4006866839.